一、定期觀察
每日巡欄,對病豬進行健康檢查,如果病豬不見輕,已治療多日,就要考慮是否需增加藥量,或更換只要藥物、治療方案。若病豬病情日見好轉,要繼續堅持治療,直到治愈,切勿看到好轉就停藥。
二、單獨護理
病弱豬可單獨挑出來,進行集中特別的飼養和護理,采取少喂多餐,也可根據病豬實際情況,對養殖環境和飼喂模式、食物等進行合理調整,并做好健康情況檢查。
三、營養很重要
飼料營養管理對病豬康復時間和康復水平影響極大。不僅要重視飼料霉菌毒素對豬體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及豬體免疫力的影響,還要根據康復情況作出合理的營養搭配方案。
1、補充維生素:維生素是保持動物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是輔基或輔酶的組成部分,對于穩定病豬體內的多種代謝過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維生素e與神經、肌肉組織代謝有關,適量添加可預防白肌病,提高病豬活力,增強心臟供血功能,對病豬康復效果顯著。
2、補充氨基酸:氨基酸對豬的生長性能,免疫性能,抗體性能,腸道黏膜及免疫系統發育具有重要作用。氨基酸與免疫增強劑組合,以營養免疫角度出發,更安全更健康的替代了抗生素使用,降低了養殖風險。如精氨酸增強淋巴細胞、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活性。
3、補充微量元素:正確使用微量元素對病豬代謝功能紊亂的恢復有重要作用,提高了豬的生產性能。如鋅對豬體內的PH影響,其機制是通過調節胃腸道或靠近吸收位點pH。維護胃腸道健康,提高營養吸收率。
四、提供充足飲水
保證充足的飲水,不能站立的豬要為采取人工喂水的方式。此外,也要每天注意用水衛生,保證豬只喝到干凈衛生的新鮮水。
五、抗應激
提高微生物菌的抗逆性及提高其使用功能,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腸溶性,從而拮抗病原微生物,調節豬消化道微生物區系平衡,提高消化機能,促進腸道健康,增強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細胞的形成,降低膽固醇水平,提高動物的抗應激水平。如“維安寶”“共榮菌”,在飼料中添加抗病期應激的“維安寶”,采用濕拌料的方法飼喂。保持在病期和病后能有一定采食量,維護腸道菌群的平衡,促進病豬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