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理解剖學病變。
剖檢可見病變主要表現在消化道,腸道黏膜上有灰白色或淡黃色芝麻粒至小蠶豆大纖維素性壞死性結痂;十二指腸黏膜充血、出血;小腸黏膜發炎,有壞死灶;腺胃乳頭出血,肌胃角質膜易剝離,并且角質膜下有出血點;肝、脾、腎都有不同程度的腫大、充血等;胰臟腫脹,表面有灰白色壞死灶;心肌變性;輸尿管擴張,充滿白色尿酸鹽等癥狀。
2.病理組織學變化。
(1)腸道整個腸道黏膜發生急性、卡他性炎癥,腸絨毛腫脹,有的發生凝固性壞死,上皮細胞變性、壞死、脫落,腸腺結構破壞。固有層炎性水腫,黏膜層水腫、出血,平滑肌發生實質變性,淋巴組織內淋巴細胞變性壞死。
(2)心、腦心肌實質變性,肌纖維腫脹、斷裂、壞死。腦表現非化膿性腦炎變化,血管周圍淋巴間隙擴張,神經膠質細胞彌漫性或呈灶狀增生,部分神經細胞變性、壞死。
(3)呼吸系統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杯狀細胞數量增多,固有層充血,毛細血管瘀血。
(4)肝臟、腎臟、胰臟均見實質嚴重變性,部分細胞壞死崩解。
(5)脾臟、胸腺、法氏囊、淋巴組織嚴重變性壞死和空泡化,淋巴細胞明顯減少,白髓結構大部分消失。
